問:骨質疏松癥分類?
答:骨質疏松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包括絕經后骨質疏松癥(Ⅰ型)、老年骨質疏松癥(Ⅱ型)和特發性骨質疏松癥(包括青少年型)。Ⅱ型骨質疏松癥是指老年骨質疏松癥,一般指70歲以后發生的骨質疏松。
問:導致老年骨質疏松癥的原因?
答:引起原發性老年骨質疏松癥可能有幾個原因:(1)骨重建失衡,骨吸收/骨形成比值升高,導致進行性骨丟失。(2)性激素異常,女性雌激素缺乏造成骨量減少。(3)營養素缺乏,維生素D缺乏和鈣營養不足與原發性骨質疏松密切相關。(4)活動減少和制動,肌少癥和體力活動減少造成骨骼負荷減少,也會使骨吸收增加。
問:到底要不要額外補充鈣劑?
答: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建議,50歲及以上人群每日鈣推薦攝入量為1000mg,盡可能通過飲食攝入充足的鈣。奶類及其制品是富含鈣且消化吸收率高的食物,此外大豆制品也是含鈣較高的天然食物,100ml牛奶大約含100mg鈣,數據表明我國老年人每日從飲食中獲取的鈣質約400mg,根據缺多少補多少的原則,針對這一部分人群應該額外給予鈣劑補充,以保證充足的鈣攝入。
問:運動可以預防骨質疏松嗎?
答:對于老年人來說預防跌倒非常重要,需要給老年人強調運動的重要性。運動可增強活動能力、增加肌肉強度、提高應急能力和協調性、改善平衡力和減少摔倒的危險??梢赃x擇太極拳等運動,有利于增加身體平衡協調能力,預防摔倒。
問:有哪些抗骨質疏松的藥物?
答:如果篩查發現骨密度降低,經過鑒別診斷為骨質疏松,那么需要使用抗骨質疏松藥物,按作用機制可將這些藥物分為骨吸收抑制劑、骨形成促進劑、其他機制類藥物及傳統中藥。對于老年患者來說,往往多種疾病共存,同時服用多重藥物,而且老年人代謝機能降低,因此更容易出現不良反應且不良反應常表現較重,使用相關藥物時需要全面評估,權衡利弊,并注意個體化、安全性監測、合適療程等原則。對口服不能耐受、禁忌、依從性欠佳及高骨折風險者(如多發椎體骨折或髖部骨折的老年病人、骨密度極低的病人)可考慮使用注射制劑(如唑來膦酸、特立帕肽或迪諾塞麥等)。老年腎功能異常的病人,應慎用雙膦酸鹽類藥物或酌情減少藥物劑量。